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生发展方面起到了独特的育人价值,同时劳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曾呼吁强调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相关要求,培养劳动情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良好品质,让劳动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2024年5月,风景园林学院组织全院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周系列活动,让劳动回归育人本位,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蓄势。
以勤砺志,“洁”绘未来。
青年在奋发向上的同时,脚下也要“沾些泥土”,深入感受劳动之美。风景园林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要求,找准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打破劳动理论课堂与劳动教育实践之间的壁垒,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上好劳动教育这堂“必修课”。
5月5日,学院各班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周会,学习观看了有关劳动教育的宣传视频,视频中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论述和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大会,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的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为国家和民族增添了绚丽光彩,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的重大意义,促进他们培养“劳动最光荣”的意识,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意识到自身在用劳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他人提供给自己的劳动成果,明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劳动,我们每个人都是劳动者,是未来的主人,应该从小事做起,专注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光荣,拥抱更好的明天。

践行劳动之道,传承勤劳之德。
学院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了特色鲜明的劳动实践活动,践行劳动精神。组织开展校园环境整治维护活动,将校园绿植地带依地形和区域划分为多个责任区,鼓励各班主动认领、组织学生参加养护劳动,包括协助学校绿化部门和专业人员栽苗、拔草、浇水、施肥、修剪及落叶清扫、杂物清除、垃圾清理等。同学们在园林劳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翻松土壤、平整土地、播撒种子、浇水灌溉,在植物景观营造中心种植毛地黄、石竹、大花金鸡菊等花卉,体验劳动艰辛,装点美丽校园。同学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为校园的整洁和美丽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他们的热情和行动,无声无息地践行着劳动的真谛,传递着团结和奉献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实现伟大复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青年誓言,让青春的光彩在劳动中熠熠生辉。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青志部组织同学们开展“劳动进社区”系列活动,为社区小朋友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垃圾带下楼”打卡积分活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提高孩子们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除此之外,同学们或在田间地头参加劳动,帮忙除草补苗;或在当地社区、图书馆等场所担任志愿者,开展清扫卫生、疏导人流、提供咨询等活动;或积极参加校园清洁、垃圾清理、植绿护绿、整理宿舍等活动,在劳动中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精神、感悟劳动之美。

聆听一场劳模报告,感悟劳动之美。
风景园林学院联合农学园艺学院举办了“劳模进校园”主题讲座,讲座邀请到农校77级学生曾必荣来到现场分享他的故事,旨在用身边典型来教育广大同学,在谈到“通过劳动能够获得什么”的问题时,他详细阐述了劳动教育对于检验课堂知识、锻炼身心体魄、培养协作精神和意识、养成感恩意识和情怀的重要作用,号召同学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劳动周系列活动中来,在劳动中受锻炼、长才干。

为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意劳动成果制作,我院举办了“展艺术之美,育劳动之果”创意劳动成果展。成果展展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成功,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

今后,学院将继续组织线上或线下“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邀请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劳动促成长,实践育新人。通过本次“劳动教育周”系列活动,同学们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收获了丰硕的劳动成果,锤炼了“劳动最光荣”的优秀品质,牢固了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未来,风景园林学院将继续坚持把劳动教育与学风建设、志愿服务等相结合,以厚植劳动情怀助推校园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学院也将继续探索劳动教育新形式,推动思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激发大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