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回访行程,让每一位参与回访的老师深刻认识到资助回访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
24、25日两天,大家继续分两组前往五个偏远乡镇。由于路途远,山路多,任务重,各组都是一大早出发开始一天的行程。山路蜿蜒曲折,再加上淅淅沥沥的小雨导致的道路施工、山体落石造成的道路拥堵等情况,60余公里的行程开车要走两三个小时,等到乡镇政府办完手续后已至中午时分。
每到一个家庭,家长或者亲戚、邻居都很热情的接待,有些学生家庭由于到乡镇的路非常难走,无法通车,就主动到乡镇上与回访老师见面;有些学生家庭父母在外打工,无法回乡,回访人员也是想办法到学生所在村、镇的干部和邻居那里了解情况,尽可能的摸清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
在具体了解了困难学生家庭的状况后,引起每一位回访老师深刻思考。在回程的路上,大家不约而同的谈起各自回访的经历。虽然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困难学生家庭致困的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和环境因素,也与每一个家庭自身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两天回访的近30个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离乡镇较为偏远,但也都存在一个共同点,每一个家庭都有3-4个子女,在家庭收入微薄的情况,除去少量的家庭开支,能用在学生教育上的少之又少。
(执笔人:冯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