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启新程,校地同心绘振兴。4月24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的“春风启新程·共绘振兴卷”主题春游活动在崇州市廖家镇全兴村“学习强国”主题公园圆满举行。通过“红色研学+乡村振兴”双线融合的创新实践,构建起高校与乡村的深度合作桥梁,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午1时30分,全体教师开启沉浸式红色文化研学。在习风堂书院,教师们通过数字化展陈与情景式教学,深入探讨“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的时代命题,感悟“终身学习”的精神内核;长征微展馆内,大家驻足于红军长征在四川的珍贵史料前,重温“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历史场景,让革命精神在光影交错中焕发新生;红色记忆馆中,教师们通过崇州百年党史展陈,重温入党誓词,庄严承诺践行“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使命。
这种虚实结合的红色教育模式,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鲜活范本。大家在参观后表示,将把“数字展陈+实地感知”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期间,教师们还通过红色文化长廊打卡、乡村非遗体验等特色环节,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


当日下午4时,校地双方在全兴村村委会召开合作共建座谈会。自2025年1月该村挂牌成为学校“四基地”(思政理论课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帮扶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实践基地、校外美育实践基地)以来,双方已在红色教育、文化浸润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座谈会上,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易林提出,将依托基地开展“语言+美育”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蒲晓辉强调,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把乡村振兴一线转化为“大思政课”的生动课堂。全兴村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高校智力支持,在乡村治理数字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校地共建示范样板。双方就资源共享、项目共建、人才共育达成共识,为下一阶段合作擘画蓝图。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将持续推进“高校+乡村”发展共同体建设,以“大思政课”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教育之力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如活动主题"春风启新程"所寓,这场春日的校地对话,正孕育着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