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院青年
首页  |  团委概况  |  团情快讯  |  通知公告  |  团学要闻  |  基层团建  |  青春风采  |  学生组织  |  志愿服务  |  网上团校
团学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团学要闻>>正文
 
通知公告
更多>>
 
专题推荐
 

用爱筑起心的家园 以心书写爱的奉献

2013年07月12日 14:53  点击:[]

——成都农职学院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题报道(六)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邛崃市夹关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我院青年志愿者,在连日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了许多家境贫寒、条件艰苦的家庭。志愿者们走进贫困家庭,用爱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筑起了心的家园,以心书写了爱的奉献,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志愿者走访的贫困家庭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在夹关镇拴马村,住着这样一家人。这家的小孩名叫王静,今年11岁,但是看上去他的个头只抵得上七、八岁的孩子。他在出生40天以后,母亲和父亲先后离家出走,直到现在,仍杳无音信。10多年来,王静就随着从朝鲜战场退伍回来的年近八旬的爷爷王天云以及奶奶一起生活。王静的爷爷因为参军时条件艰苦,落下了一身顽疾,尤其是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到下雨天,就无法下床,行动十分不便。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奶奶一人种茶来维系。

志愿者们到达王静家里时,家徒四壁,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生活很清苦。11岁的王静除了上学以外,其余时间都得做农活,做家务,用小小的肩膀勇敢地扛起了这个家庭。志愿者们在与王静的交谈中,能明显感到他的孤僻,但却能感受到他一个小小男子汉的担当。志愿者们被王静的坚强深深打动,大家坚持每天都到王静家里,帮助两位老人做饭,整理家务,陪王静说说话,辅导他的课业,一个简单但温馨的家庭在我院志愿者的关爱下便临时组建起来。当我院志愿者问王静有什么梦想时,他想了很久,很害羞地说梦想能有一个新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当王静说出梦想时,志愿者们全都惊讶、沉默了。可能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有一个新书包和文具盒并非是一件难事,但对于王静来说,这却是他的一个梦想。

7月14日,我院志愿者们带着一个崭新的书包和文具盒送到了王静手中,用爱心实现了他的梦想。当志愿者们为王静圆了梦正准备向王静的爷爷道别时,王天云老人一把拉住志愿者的手,告诉志愿者,他一定要以一个抗美援朝老兵的名义亲手写一封感谢信给学院。老人家为了写出最好的字、表达最深的情,用颤抖的双手一共写了十几份草稿才最终书写完成。王天云老人严谨的态度和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名志愿者,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尽管在夹关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有限,但却与夹关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夹关的经历将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永远珍藏。

上一条:送文化下乡 助推文化团队建设 下一条:深入养殖一线 倡导科学养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