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针对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饲料大麦品种及其籽粒与青饲(贮)生产技术体系及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缺乏问题,研究并构建了籽粒与青饲(贮)生产技术体系及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立了青饲(贮)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主要技术内容:研究并构建了籽粒与青饲(贮)生产技术体系及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立了青饲(贮)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创造籽粒干重达679.26 kg/亩的四川省高产纪录。培训3万余人次,发放资料25万余份,现场会50余场,建立良种示范基地10个,创制了“科研+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有效解决了冬闲田(土)适宜小春作物缺乏及水稻和玉米杂交制种的茬口问题,缓解了冬季牲畜青饲料严重不足问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深度贫困区的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成效:2014-2021年以来累计推广收获籽粒和青饲面积592.9万亩,累计总经济效益26.96亿元,新增纯收益20.75亿元,近3年累计推广籽粒和青饲面积274.8万亩,累计总经济效益12.51亿元,新增纯收益9.62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