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球盖1号”的孢子为紫褐色,偶有发现黄色孢子,不透明,表面光滑,圆柱形或卵圆形,长22~25微米,宽6~9微米,孢子印紫黑色。

菌丝体白色绒毛状,粗壮有力,气生菌丝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无色透明,粗细均匀,有锁状联合。

“黄球盖1号”子实体单生、双生、丛生或群生。初期为白色,近球形,表面有白色乳头状突起,湿时有粘性,随着子实体长大菌盖渐变成黄色,半球形,表面稍有粘性,边缘内卷,常附有菌幕残片,老熟后菌盖扁平,变为淡黄色或者灰黄色,菌盖直径3~15厘米;菌肉肥厚,中央厚边缘薄,白色;菌褶直生,排列密集,较宽,不等长,初为浅灰色,随着菌盖展开,渐变成灰色至灰黑色;菌柄中生,白色至淡黄色,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柄长3~12厘米,柄粗2~6厘米,幼嫩时实心,老熟后中空,具绒毛;菌环位于菌柄中上部,浅黄色,较厚,有粗条纹,深裂成若干片段,裂片先端略向上卷与菌盖链接在一起,易脱落,在老熟的子实体上消失。

“黄球盖1号”菌丝生长温度为5~36℃,适宜的温度为24~28℃,10℃以下和32℃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迅速下降,子实体形成温度为4~30℃,适宜的温度为12~25℃,较高的温度下,子实体生长快,朵形小,细长,易开伞。较低的温度下,子实体发育缓慢,朵形较大,柄粗,不易开伞。从播种到采收20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