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党建工作 | 科研成果 | 学术道德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通知公告>>正文
  •  网站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科研成果 
     学术道德 
     学院首页 

通知公告

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申报公告

2025年05月08日 15:22  点击:[]

按照2025年省社科基金项目工作安排,2025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宗旨

省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旨在帮助广大思政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与研究相贯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史论相结合的教学水平,更好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二、项目选题

本次申报不发布具体选题,鼓励围绕以下重点方向开展深入研究:

(一)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研究:主要资助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工作体系、制度机制、方法路径、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二)学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主要资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以及开展课件制作、讲义研制、教学案例编写、优质思政课推广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三)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主要资助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分层分类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机制路径创新、实践案例探索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主要资助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研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一体化机制构建、大中小学生思想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三、项目类别及资助经费

(一)本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4个类别。拟资助重大项目5项、每项资助20万元;重点项目15项、每项资助10万元;一般和青年项目各资助20项、每项资助5万元。

(二)重大项目完成时限为3—5年,其他类别项目完成时限为2—3年,具体时间由申报人根据研究内容自行填报。

(三)申报项目评审未通过的,原则上不转立为其他类别项目。

四、申报条件

面向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组织申报,并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省社科基金有关管理规定。

(二)各类项目申报者从事思政课教学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少于3年。

(三)青年项目的负责人,要求男性不超过35周岁(1990年5月19日后出生)、女性不超过40周岁(1985年5月19日后出生),其他类型项目的负责人不对年龄作限定。

(四)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负责人,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负责人不对职称(职务)作限定。

(五)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在研(2025年4月21日前未提交结项申请)的省社科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

2.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省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材料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并承诺在原论文(出站报告)基础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预期成果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重复比例不得超过60%;

3.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和省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的研究成果;

4.成果内容涉及国家秘密;

5.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五、申报方式及时间安排

本次申报采取上线申报与线下申报相结合的方式。

(一)线上申报方式及时间。申请人和初级审核单位登录四川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管理系统(http://221.236.28.126/)进行申报和审核。线上申报务必要以项目管理系统下载的《申请书》和《活页》为准。

本项目管理系统于2025年5月15日9:00至5月19日17:00开放,申报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不接受任何申报及修改。初级审核单位审核截止时间为5月21日17:00。

申报人有申报规定方面的问题,可咨询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有关技术问题,可联系技术支持人员,电话:4008001636。

(二)线下申报方式及时间。

请科研联络员于2025年5月20日前将纸质材料:申请书(一式5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论证活页报送至科研与社会服务处,同时将电子材料:汇总表(文件命名为项目负责人姓名-汇总表)发送至邮箱1054069372@qq.com,逾期不予受理。

六、注意事项

申请人须按照申请书和申报公告如实填写申报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申报成果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按照《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理。

上一条:2025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基于国芯算力驱动AGI创新研究专项申请指南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组织申报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5...

关闭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科研与技术推广处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德通桥路392号
邮编:6111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19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