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报要求
所有申报项目均需符合以下申报要求和相关指南要求,所有附件材料均需要在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上传。
(一)项目申报单位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是注册地在甘孜州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具备科研开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研究能力的企业及单位。
2.项目申报单位应对申报项目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发现项目或申报材料造假,新申报项目不予立项,项目申报单位纳入科研失信记录。
3.多家单位联合申报项目,应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加盖法人单位公章),作为申报书附件材料扫描上传。
4.牵头单位为企业的,新注册企业须在注册信息中如实填报上年度企业基本财务信息,已注册企业须将上年度企业财务报表作为申报书附件材料扫描上传。优先支持有自身研发投入的企业牵头申报项目。
5.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有尚未结题验收项目的企业,不能牵头申报新项目。
6.项目申报单位须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期内的科研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二)项目负责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应为牵头单位人员,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2.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软科学项目除外)。
3.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束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退休年龄。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项目结束时负责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项目负责人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4.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本科毕业工作3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1年以上)。
5.项目负责人有承担州级科技计划项目(含省级转移支付项目)尚未结题验收的或验收未通过还在限制申报期内的情况,不得申报。
(三)推荐单位要求。
1.各推荐单位可在此通知基础上另行制定通知,明确当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和报送流程。
2.各推荐单位应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的合规性审核,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统一推荐,向州科技局报推荐函并附项目汇总表。
3.审核未通过的项目由推荐单位退回。
(四)其他要求。
1.同一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跨计划、跨专项重复申报。
2.申报项目应严格按申报通知要求,提供满足指南相关限制条件的附件材料和证明项目前期研究基础的附件材料并在线上传。
3.申报通知及指南要求上传的企业财务年报、季报均需提供从电子税务局中下载的报表。
4.项目执行期从2025年6月1日起(指南有明确规定的除外),执行年限具体见指南要求。
5.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申报人应严格遵守科研伦理相关规定。
6.项目申报单位应开发并设立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科研助理岗位,所有项目均需配备科研助理。
7.网上不受理涉密项目。各项目申报单位不得在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中上传涉密资料。
二、专项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方式,具体支持方式见申报指南。
三、申报流程
(一)申报身份获取。
申报单位管理员、项目负责人登录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网址http://gzzkjj.sckjfw.cn/),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需完整、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
(二)申报书填报。
项目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负责人登录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根据相关指南提出的具体申报方向,按照提示,在线填报项目申报书和上传附件,签名、盖章部分(推荐单位可不盖章)扫描后在线上传。
(三)申报书修改。
在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项目负责人、申报单位可在线主动撤回申报书并进行内容修改。修改后,项目申报书及其附件须在规定的申报截止时间以前完成项目申报单位审核和在线提交。
(四)申报单位审核。
申报单位登录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在推荐单位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在线审核和提交(所有盖章部分须作为附件扫描上传),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五)推荐单位审核、汇总、报送
各县(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作为县域项目推荐单位,对本县(市)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汇总,完成网上审核和提交,出具项目申报推荐函并附项目汇总表报州科技局。州属单位、州属企业需由州级主管部门作为推荐单位,由主管部门出具推荐函报送至州科技局。请各推荐单位严格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确保项目真实可靠。
州级主管部门(单位)如无推荐申报项目须以书面形式反馈函告州科技局。
四、申报时限
(一)项目申报单位网上申报时间为:2025年3月21日--2025年4月21日18时。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将在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4月21日18时自动关闭。
(二)项目申报单位在线将申报书提交至推荐单位,具体截止时间以各推荐单位通知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三)推荐单位报推荐函、项目汇总表截止时间:2025年4月25日18时,逾期不予受理。
五、材料报送
为减轻科研人员和申报单位负担,项目采取“无纸化”申报,申报项目时暂不提交项目申报书纸件。待申报项目立项公示后,另行通知申报书纸件报送。未立项项目无需报送纸件。
推荐函、项目汇总表寄送地址:
康定市炉城镇西大街州政府第二办公区州科技局资管科211室,联系电话:2835291。
六、咨询服务
(一)申报指南咨询。
资源配置与管理科:2835291
农村科技与科普科:2835561
社会发展与高新技术科:2823875
引进国外智力与成果管理科:2835562
(二)申报系统技术支持。
技术咨询服务电话:18015799939(彭老师)
七、特别申明
甘孜州科技局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为项目申报单位代理项目申报事宜,申报单位必须自主填报项目申报书。凡是购买或委托代写项目申报书,或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一经发现并查实,即视为骗取财政资金,一律不予受理、取消申报资格或撤销立项项目,并按规定严肃处理。知情者可向州科技局资管科(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举报,举报电话:0836-2835291。
附件
2025年州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领域
(该指南在线填写“甘孜州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指南咨询:2823875,在线填写科技项目申报书,请在项目名称后括号备注项目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
——总体绩效目标
力争突破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文化旅游、生态环保、质量强州等领域关键技术4项以上,申请专利4项以上,获得授权3项以上。
——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类型和经费
经费支持额度重点项目不低于20万元,一般项目不超过5万元。
——实施周期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自2025年6月1日起。
——支持方向和重点
根据我州社会发展需要,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围绕我州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突破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产品,力争形成一批面向社会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应用创新、道地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创新、食品安全领域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AI+文旅关键技术应用创新等开展重点攻关,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基层医疗应急、标准化、质量强州、绿氢、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保护、文物资源保护、文旅产品数字化开发等开展应用示范与装备研发。鼓励州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项目的申报。
二、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项目
——支持经费
每项支持经费不低于20万元。
——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
——支持方向与重点
1.特色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重点支持区域特色明显,具有重要育种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农林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发掘与利用。
2.主要农作物及畜禽高效安全生产
重点支持作物轻简高效种植、粮经复合模式、水肥高效利用、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抗逆减灾;畜禽标准化养殖与环境控制、重大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综合防控;优质种苗工厂化快繁,农业大数据与“互联网+”等新技术、新设备研发与示范。
3.农产品精深加工
重点支持以高原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优质新产品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农产品自动化加工设备、农产品品质在线检测、农产品保鲜贮藏与冷链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新技术、新设备研发与示范。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
重点支持化肥农药减量高效施用、农林畜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高效用水、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种养循环模式,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修复、工矿弃地及灾后创面生态修复等新技术、新设备研发与示范。
5.农业绿色安全投入品开发(有机农业)
重点支持有机农业方向,安全高效、可降解、无残留的新型绿色投入品(农药、化肥、饲料、兽药、抗旱保水材料等)创制及相关新技术研发与示范。
6.现代农业装备研制
重点支持适合甘孜州地形地貌特点、产业特色和需求的现代农业装备的研发,突出优势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畜禽生产关键环节新装备、新机具、新设施的改进、开发和示范。
——考核指标
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等1个(项),形成专利、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登记成果等1项(个)。
——有关要求
须产学研联合申报,所列合作单位均需在申报书相应位置加盖公章。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支持经费
每项支持经费不低于20万元。
——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
——支持方向与重点
1.农畜新品种及标准化种养殖新技术转化。围绕我州现代农业“10+2”产业,支持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生态高效种养殖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和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
(1)优质、抗病虫、抗逆、高产新品种:粮油作物突破性新品种、经济作物突破性新品种、林业突破性新品种、畜禽突破性新品种(配套系)、育种关键共性技术等。
(2)规模化良种生产与繁殖新技术:良种快繁技术、新品种标准化和规模化高效生产与测试技术、种子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等。
(3)种养殖新技术:作物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节本增效种植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土壤地力培肥技术、农业减污降碳技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
2.农机装备及设施成果转化。围绕我州现代农业“10+2”产业和“有机之州”打造,支持农机新装备、农业新设施等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和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
(1)粮油作物生产机械:粮油作物生产各环节新设备、新设施,农业废弃物利用新设备、新设施等。
(2)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经济作物生产各环节新设备、新设施,经济作物园区智能管控新设备、经济作物绿色储藏与烘干新设备、设施农业新装备等。
(3)畜禽设施设备:畜禽水产养殖各环节新设备、新设施,畜禽水产养殖智能化环境管控新设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设备、饲料(草料)生产加工新设备等。
——考核指标
1.农畜新品种及标准化种养殖新技术转化
示范新品种1个,推广生态高效种养殖技术1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个。主要粮油作物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50亩以上,培育示范企业1家,辐射带动1000亩,促进核心区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特色经济作物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50亩以上,培育示范企业1家,辐射带动500亩,促进核心区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畜禽水产示范基地: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羊年出栏1000只以上,牛年出栏100头以上,家禽年存(出)栏5000只以上,培育示范企业1家,辐射带动: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羊年出栏2500只以上,牛年出栏250头以上,家禽年存(出)栏1万只以上,促进核心区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示范基地核心区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高于当地平均水平15%。
2.农机装备及设施成果转化
示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1项(个),建立中试基地1个、示范生产线1条,培育示范企业1家,推广大型农机5台(套)或中型农机15台(套)或小型农机50台(套),设施农业核心区示范面积50亩以上。
——有关要求
1.项目拟转化的科技成果原则上是近5年(2020年以来)形成的成果,技术水平达省内先进及以上。涉及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省以上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及科技成果评价。
2.产学研联合申报,所列合作单位均需在申报书相应位置加盖公章。
3.申报单位拟转化的科技成果不应存在知识产权纠。
4.需提供以下附件:
(1)成果证明(下列主要成果类型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新品种:审定(认定、登记)证书,或同等效力的证明(转基因品种需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及品种审定证书);
——新兽药: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报告;
——疫苗:临床试验批件;
——新农药(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登记证书及田间试验报告、安全性评价报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报告;
——新肥料:肥料登记证书及田间试验报告、肥料检测报告;
——机械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仪器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其他能证明成果情况的材料:认定证明、专利证书、品种权证书、版权证明、科技成果评价证明。
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证明相关文件(如:专利证书、品种权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转让合同或协议等)。
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企业牵头申报的,需提供2024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含附注)及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牵头申报的,需提供2024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财务审计报告各页均需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会计报表各页均需加盖申报单位财务专用章。
四、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科技项目
——支持经费
每项支持经费不低于20万元。
——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
——支持方向和重点
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优质高效新品种、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新装备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范围应至少覆盖1个脱贫村或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新装备2项,建立科技示范点1个,开展技术培训4场、200人次,直接带动农户10户、辐射带动农户30户增产增收。
——有关要求
需提供以下附件:需提供直接带动的农户、人口具体清单及乡村证明材料。
五、科学技术普及项目
——支持经费
科普项目分为三类:科普培训项目,科普图书创作、翻译,科普短视频创作、翻译,每项支持10万元。
——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
——科普培训项目
1.支持方向和重点
重点支持州内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四川省涉藏地区科普赋能行动,围绕科普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寺庙、进网络等“六进”活动,开展科普知识培训活动。重点聚焦我州科普工作实际需求,鼓励采用汉藏双语的培训教材,围绕甘孜州科普人才培养、生产技能、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草原防灭火、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卫生健康、气象科普知识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科普工作、青少年科普工作、耕地保护、川藏铁路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培训活动。
2.考核指标及有关要求
(1)举办培训活动不少于2次,鼓励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培训,培训人数累计不低于500人次。
(2)须具备完整的项目计划书和实施方案(包含培训教材、相应的科普资料、具体实施计划等)。每次培训后需向州科技局报送信息简报(192116806@qq.com)。
(3)参与全州“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
(4)鼓励录制培训视频,并通过官方网站、官方APP等网络进行共享。
(5)填报申报书在项目名称后标注“(科普培训)”。
(四)科普图书创作、翻译
——支持方向和重点
图书内容聚焦科技前沿热点和国家、省、州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六大领域重要科技成果。重点支持开展汉藏双语科普作品创作。
——考核指标
在项目验收前出版并推广科普图书不少于1本,要求图文并茂,并围绕图书涉及的科技知识创制延伸科普作品并实施推广。
——有关要求
(1)作品应具备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内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2)作者应承诺作品的原创性,保证拥有作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3)应提供作品的内容介绍(不少于800字)及能反映作品内容特色的部分样章。
(4)作品应参加四川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
(5)填报申报书在项目名称后标注“(科普图书)”。
(五)科普短视频创作、翻译
——支持方向和重点
重点支持汉藏双语的科普视频创作、以及国内外优秀科普视频的藏语化翻译,以及围绕科研诚信建设、科技伦理教育培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创制科普宣传视频。科普短视频可包括纪录短片、微动画、微动漫、微电影等形式。
——考核指标
(1)科普微电影等单体视频类作品,一般单个电影时长5-15分钟;系列短视频类作品,单个视频时长不低于3分钟,每个项目拍摄视频不少于5集。
(2)申报作品完成后应通过国内权威媒体、科研院所、学校、相关专业企事业机构的官方网站、官方APP、头条号、百家号、微博号、微信公众号等认证帐号发布,并最终实现单体视频类作品累积播放量不低于3万次,系列短视频类作品累积播放量不低于10万次。
(3)一般视频技术要求(不低于),格式:mp4、mov、flv,码率20Mbps,分辨率1080p,帧率25。
——有关要求
(1)作品内容须围绕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应采取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制作精良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助于启发和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便于公众理解、接受科学知识。
(2)申报作品必须原创,应提供原始拍摄素材、矢量图、三维建模文件、时间线工程文件等原始证明材料,做好科学性审查,引用数据、理论等需引用文献或标注来源。
(3)作品应参加四川省优秀科普微视频评选活动。
(4)填报申报书在项目名称后标注“(科普短视频)”。
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该指南在线填写“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指南咨询:2835562,在线填写科技项目申报书,请在项目名称后括号备注项目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
——总体绩效目标
通过本项目实施,力争支持不少于3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专利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示范企业1家。带动企业加大投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新动力。
——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类型和经费
除特别说明外,经费支持额度重大项目不低于20万元,一般项目不超过10万元。
——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自2025年6月1日起。
——支持方向和重点
本年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聚焦经济建设,结合科技支撑产业,支持领域:农牧产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支持科技成果在农牧产业、清洁能源的示范推广应用。
——有关要求
(一)申报单位应是在甘孜州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产学研联合申报,具有独立法人的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依托的合作单位参与项目实施,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或协议,且知识产权归属清晰,权利义务明确。
(二)申报企业需具备良好的研究开发能力。
(三)转化成果必须是2020年1月1日以后,取得的发明专利(含国际PCT专利、植物品种权,生物医药成果可放宽至2016年1月1日以后),或获省、州级及以上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或承担省、州级科技研发计划验收通过后的项目成果。
七、院校州科技创新合作项目
(该指南在线填写“甘孜州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指南咨询: 2835562,在线填写科技项目申报书,请在项目名称后括号备注项目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
——总体绩效目标
通过合作研发,支持院校州合作项目,突破一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或关键核心技术,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申请专利2项以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2个以上。
——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类型和经费
除特别说明以外,经费支持额度重大项目不低于20万元,一般项目不超过10万元。
——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自2025年6月1日起。
——支持方向和重点
(一)支持方向
本年度院校州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聚焦经济建设,结合科技支撑产业,支持领域:农特产业、中藏医药。重点支持能开展应用推广示范,带动区域农牧产业提质增效的项目。
(二)有关要求
高校科研所与企业产学研联合申报。成果来源于高校的,由高校推荐确定企业牵头申报;成果来源于科研院所的,可由院所牵头申报,也可推荐确定企业牵头申报。每个项目牵头(参与)企业限1家,高校院所需提供推荐函及推荐确定情况说明。每个科研所推荐申报1项。
——有关要求
申报单位应是甘孜州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产学研联合申报,具有独立法人的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依托的合作单位参与项目实施,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或协议,且知识产权归属清晰,权利义务明确。重点支持已和我州签订战略合作的科研单位。
八、软科学项目
(该指南在线填写“甘孜州科技项目申报书”。指南咨询: 0836-2835291)
——总体绩效目标
编制科技创新规划1份,完成重大课题研究1篇,完成调研报告1篇。
——资金支持方式
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类型和经费
该类项目以研究报告和规划为主,采取定向委托方式组织申报,项目申请经费具体以指南条目要求为准。
——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为1年,自2025年6月1日起。
——支持重点
有关说明:项目采取定向委托方式组织申报,科技创新规划编制申请经费不超过15万元,重大课题研究申请经费不超过5万元。
1.重大课题研究:甘孜州“十五五”深化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研究
研究思路:贯彻落实《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十五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及前期重大课题研究的通知》(甘办发〔2024〕39号)的重要举措,主要用于深入分析甘孜州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面临形势、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围绕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特色农牧、考古文化等优势资源,健全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提出甘孜州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方向、阶段目标和可行路径,提出重点举措,梳理一批重大项目。
考核指标:完成《甘孜州“十五五”深化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研究》重大课题研究报告1篇。
有关说明:该课题由甘孜州科技信息研究所牵头申报。
2.甘孜藏族自治州“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
研究内容:该规划是落实《四川省“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重要举措,是夯实我州科技创新规划的基础支撑,形成上下衔接、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规划体系,对甘孜州“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须依靠科技解决的重点问题、重大课题研究开展研究,全面分析甘孜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形势,提出甘孜州“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考核指标:形成甘孜藏族自治州“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1篇。
有关说明:该课题由甘孜州科技信息研究所牵头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