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农院榜样 >> 正文
致敬40年 | 杨怡:用情育人,用爱坚守
来源:机电信息学院 责编:夏静 发布时间:2024-10-18

【编者按】今年,我们聚焦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主题,共同致敬那些以智慧启迪心灵、以奉献铸就未来的教育先驱。教育家精神,蕴含了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勇气,以及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深厚情怀。学校公众号特别推出教师节专栏——致敬40年,围绕“教育家精神”“人民需要的教育家”以及“学校优秀教师”等主题展开系列宣传。旨在传承与弘扬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职业的崇高与荣耀,携手共进,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今日专栏,我们推出《学校优秀教师——杨怡:用情育人,用爱坚守》。

杨怡,中共党员,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现任机电信息学院学管办副主任,深耕学管与共青团工作逾八载,以创新为翼,在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领域有一定积累。

曾先后荣获四川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和二等奖,2021年、2024年市属高校优秀辅导员,市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也多次指导学生屡获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10项校级及以上课题,参编1部校本教材和1本专著,发表了5篇论文。

图片1

项目化推进,确保目标责任明确

杨怡依据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设立项目,采用项目化方式全面推进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均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责任划分。成功启动了多个学生活动项目,包括以思想、队伍为重心的“筑基工程”;以安全、资助、心理、就业为中心的“护航工程”;以学习、文体为侧重的“赋能工程”;以实践、双创为载体的“提质工程”四项育人工程,旨在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问题。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自我管理能力,还有效促进了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图片

特别就学生社会实践方面,杨怡依托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结合学校扶贫政策,先后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丕约村、甘孜州姑咱镇章古村等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不畏艰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当地社区,锻炼自我,实现成长。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2

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杨怡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化、学生干部队伍协同化、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流程最优化以及工作执行严格化。通过横向分解至具体责任人,纵向明确完成时间,确保每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以学习帮扶小组项目为主轴,细分项目并制定计划,明确专人负责策划、组织与实施,并设定明确的实施时间表。

此外,还致力于推动工作队伍协同化,建立年级横纵交织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鼓励学生干部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升工作同步性,并促进年级间的交流与合作。

图片3

专业化研究,推动工作创新与发展

杨怡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教育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指导等多门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第一课堂授课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同时注重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期间受学校指派,多次参与四川省及全国高等学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班,与优秀的辅导员们共同交流学习。切实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图片

在此过程中坚持对工作进行科学化研究并形成论文等研究成果。近三年,杨怡主持并结题1项校级课题,参与了10项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并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

图片4

责任化深化,全面服务学生成长

杨怡始终牢记职责与使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服务。除了关注学业辅导外,还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制定了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深化辅导工作,履行职责与使命。

图片5

成果化总结,展现工作成效与价值

在过去的岁月中,杨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看到了许多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除了学业成绩的提升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升。多名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学科、创新创业竞赛奖项,充分展示了辅导工作的成效与价值。

图片图片

同时杨怡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连续四届在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荣获佳绩,并以此在四川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二等奖等殊荣。

图片

图片图片

8年多来,杨怡管理了四届学生,她一直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向下扎根,磨炼本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每年西部志愿、考取三支一扶、事业编、公务员等实现基础就业学生占比超过10%,这正是积极响应国家引导青年坚定与国家同频共振、与人民呼吸与共、与时代同向同行,把青春的足迹印刻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扎实落实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杨怡表示她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维,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