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第40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发布,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意义非凡的教师节。今年,我们聚焦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主题,共同致敬那些以智慧启迪心灵、以奉献铸就未来的教育先驱。教育家精神,蕴含了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勇气,以及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深厚情怀。在此之际,学校公众号特别推出教师节专栏——致敬40年,围绕“教育家精神”“人民需要的教育家”以及“学校优秀教师”等主题展开系列宣传。旨在传承与弘扬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职业的崇高与荣耀,携手共进,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今日专栏,我们推出《学校优秀教师——刘海燕:以德育人,匠心筑梦》。

刘海燕:以德育人,匠心筑梦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殿堂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技能的传承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刘海燕,以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师德、突出的教学能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完美诠释师德铸魂、榜样立标。
以“德”育人,为人师表先垂范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她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其主持《水产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获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所带领团队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参与建设的《动物解剖生理》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个人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

图1 主持《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图2 水产养殖技术教学团队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图3 参与教育部《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树榜样
从教16年以来,刘海燕在本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三个月的现代学徒制学习中,坚持扎根企业一线水产养殖场,长年累月在广东、海南、湖北等偏远养殖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生产。在这期间,曾经错过自己最佳生育年龄和很多本该与家人一起的日子,却在烈日下与学生孩子为伴,被学生亲切称为“海燕姐”,也正因为有像她这样把青春洒在教育一线的党员教师,我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成为了全国执行时间最长、执行最彻底,培养效果最显著的专业。2015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受行业好评,企业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2021年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成立全国首个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产业学院,即“通威产业学院”,从最初2个合作企业,到现在14个全国知名水产企业加入,2023年,“产业学院背景下现代水产工匠人才培养”获“成渝地区双城济圈”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成果优秀典型案例。该专业学生就业率多年全校第一,将学生技能培养做到最好。
图4 在生产养殖一线指导学生认识鱼苗

图5 在生产养殖一线指导学生认识鱼病

图6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图7 优秀典型案例
以“爱”为桥,因材施教立标杆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潜心从教、静心育人的教育理念,她深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人格、培养品德的过程。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课堂上,她善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课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科学研究中,为了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在实验经费有限,自掏腰包购买耗材,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水产技能大赛、省级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8项,其中金奖2项,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水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多名学生在家乡自主创业,多名学生年产值达200万以上,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振兴家乡。曾获“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十佳教师。

图8 课堂互动式教学




图9 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图10 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图11 校级十佳教师
以“严”治教,追求卓越强引领
刘海燕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重大。她始终将工作放在首位,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自我学习,勇于改革创新。她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三等奖、四川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四川省信息化素养大赛二等奖,“中牧杯”第六届全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她主编的《水产微生物》教材拟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动物解剖生理》,参编国家规划教材《禽病防治》、《鱼类增养殖技术》、《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生产及疾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实训手册5部。主持四川省教育厅智慧渔业养殖生产实践项目,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水产动物微生物》教材开发与探索。主讲《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四川省教育厅推荐为国际化课程。

图12 在四川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图13 在四川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图14 在“中牧杯”第六届全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

图15 主编教材《水产微生物》
在科研方面与社会服务方面,注重科研对接生产。她主持校级自然科研课题3项,主研省级、市级6项,国内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实用新型专利3项,横向项目4项。她将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助力水产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经常利用假期到水产一线。从教16年来,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水产从业相关人员2万余人,从水质、鱼苗培育、名特优养殖、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等开展技术指导,切实为养殖户解决生产问题,提高了渔民的经济收入。

图16 主持校级重点科研课题

图17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图18 开展水产技术培训

图19 自贡媒体报道刘海燕老师指导学生返乡创业
从教以来,刘海燕老师以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突出的教学能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和尊重。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成为新时代高校教师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