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在第三届西部(成都)农资、种业、农机和设施农业展览会上,由学校、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国家智慧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四川省智慧农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智慧农业赋能产业提质升级暨蓝莓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大会以“绿色兴农、科技赋农、品牌强农”为主题,全国400余名政府、教育、企业代表以及2000余名嘉宾通过线上平台同步参与,共同为智慧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原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智慧农业协会特邀专家肖祥贵,四川天府新区农业农村局都市农业处副处长陈明权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科技领航:智能装备重塑现代农业生产力
大会上,共同体秘书长、我校机电信息学院院长杨健作《智能装备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主题报告。报告从全球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智能农机技术演进路径及 AI 大模型农业场景创新三大维度展开,深入系统地解析了智能装备重塑现代农业生产力的核心逻辑。围绕“精准化作业”与“全链条赋能”两大主线,杨健结合国际权威机构数据,生动呈现了智能装备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四川农业大学杨峰教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建设》报告中指出,智慧农业应以 “数据驱动+场景创新” 为核心,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数字化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指引。

产业协同:蓝莓经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大会聚焦西南特色产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董顺文研究员发布《中国蓝莓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当前四川省蓝莓种植面积达15万余亩,占全国蓝莓种植面积超10%。董顺文研究员强调,蓝莓在育种、种植、加工等环节对精准度要求极高,亟需借助智慧农业前沿技术,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蓝莓产业做优做强。华维可控农业等20余家企业现场展示智能灌溉、无人机飞防、智慧果园管理等技术成果,充分展现科技赋能农业降本增效的巨大潜力。
生态共建:产教融合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大会期间,“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浆果产业发展专委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四川特色农业在“技术标准化、资源集约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与会专家表示,以智慧农业为战略支点,通过系统性规划数字乡村全域感知网络、冷链物流全链路温控体系、农村电商全渠道服务矩阵等新型基础设施群,构建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绿色生态反哺价值增值” 的乡村振兴闭环范式,可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承载效率的协同提升。

国家智慧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自正式成立以来,始终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使命。值2025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本次大会深度整合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企业等多方优质资源,精心搭建集学术深度交流与前沿成果高效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促进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为智慧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未来,共同体将坚守初心,持续发挥资源聚合优势,不断优化平台功能与服务质量,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提供更坚实的智力支撑与技术保障,助力我国农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彰显我校在智慧农业领域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