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同志,女,38岁,中共党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城乡建设学院高级工程师。从教11年来,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深厚的工程实践功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深耕职教沃土,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是学生眼中技艺精湛的“良师”,同事心中德才兼备的“益友”,行业企业信赖的技术“专家”,更是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助力区域产业升级的积极践行者。

一、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言传身教,筑牢思想根基。她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日常指导全过程。作为专业教师,她坚持深入学生,关心学生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用自身严谨求实的工程师作风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担任辅导员期间,精准帮扶困难学生,所带班级就业率达98%以上,多名学生投身西部建设。
潜心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她深知“技高为师”的重要性,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在《工程经济》《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中,植入“乡村振兴”“工匠精神”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广汉市生态湿地、高新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实操中培养学生“建设美丽乡村”的家国情怀。
技能传承,点亮成才梦想。将技能竞赛作为检验教学成果、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平台。倾注大量心血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7项(其中国赛一等奖1项)。她不仅是技术教练,更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引路人,许多指导过的学生已成为服务西部建设的生力军。
二、深耕技术: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工程实践,积淀深厚功底。拥有12年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持有一级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监理工程师、四川省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工程测量员S,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评员,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技术研发,服务区域经济。紧密对接四川省及西部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服务。主持横向课题《广汉市城北生态湿地建设工程项目》《高新区府河一期等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建设项目》,解决在较低建设和维护成本下确保湿地的长期生态效能,解决既有建筑结构老化、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施工空间受限且易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干扰等难题,让专业技术成果惠及民生,成为服务西部城乡建设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直接贡献。主持完成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市厅级科研项目,聚焦川西林盘、传统村落保护与低影响开发的研究,为成都地区科学保护利用这一独特生态文化资源、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职方案”;围绕成都乡土文化重构的课题,深入基层,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紧扣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转型、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彰显了她立足地方、服务大局的研究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突破,引领专业发展。主持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程经济学》,创新“匠心铸魂、数智赋能、多元融通”教学法,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5)。在项目管理、建筑经济、农业农村、教育教学等领域持续探索,发表论文《Research on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Value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林盘乡土文化及其植物景观营造》《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及发展研究——以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为例》等10余篇。
三、服务社会:做职教改革的实干家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与安迅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
社会服务,助力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服务社会。为四川元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迅达建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成都观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3次,培训400余人次,有效提升区域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贡献力量。兼职安迅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工程师时,完成泸定新城上田坝安置房工程、泸定新城下田坝安置房工程等民生工程,助力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安居乐业。担任成都市工程技术建筑专业中(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严把人才标准,在评审中强化新兴领域技术能力评价,推动人才评价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王静同志以德立身、以技立教、以行立言,在平凡的职业教育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精湛的技艺是学生攀登技能高峰的阶梯,高尚的品德是学生锤炼职业素养的楷模,服务西部的实践是职教人担当作为的生动写照。
(一审一校:王静,二审二校:张雅雪,三审三校:罗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