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灾后搬迁居民的生活状况,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可持续发展,近日,城乡建设学院组织学生实践团队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对因受灾搬迁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旨在通过专业视角分析搬迁安置政策的效果,并为后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供参考。
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团队成员深入凉山多个搬迁安置点,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详细了解搬迁居民在住房条件、就业情况、子女教育、社区融入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问卷内容涵盖居住环境满意度、基础设施配套、生计来源变化等关键问题,力求真实反映搬迁后的生活变化。

“搬迁后住上了结实的新房子,但找工作还是不太方便。”一位受访居民向队员坦言。调研发现,尽管搬迁政策显著改善了居民的住房安全与基础生活条件,但部分安置点仍存在就业机会不足、公共服务资源紧张等问题。同学们认真记录居民意见,并结合城乡规划与建设专业知识,初步探讨了优化安置社区产业配套、加强技能培训等可行性建议。
带队教师宋玮利老师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是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机会,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城建‘以人为本’的核心。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为地方政府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提供青年智慧。”
据悉,调研结束后,团队将整理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并计划与学院“乡村规划工作室”合作,开展后续公益设计活动,为凉山搬迁安置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高校力量。